
别待在舒适区!越安逸的日子,越容易废掉一个人
很多人都盼着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安逸生活,觉得不用奔波、不用操心就是幸福。可实际上,太安逸的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,不知不觉就会把人 “煮废”—— 那些看似难熬的困境,反而藏着让人成长的宝藏。
之前刷到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视频:一只流浪猫在小区里特别受欢迎,见谁都黏糊,会蹭腿、会卖萌,俨然是大院里的 “明星猫”。可被好心人领养,住进不愁吃穿的家里后,它却像变了只猫似的,不再亲近人,甚至见了陌生人就躲,成了妥妥的 “社恐猫”。
后来宠物专家上门观察,才解开了这个谜团:这只猫流浪的时候,为了能讨到一口吃的,不得不强迫自己亲近人类,卖萌装乖都是为了生存。而被领养后,它不用再为温饱发愁,自然就不用刻意讨好谁了。久而久之,原本为了生存练就的 “社交技能” 慢慢退化,性格也变得冷漠又警惕,和之前的 “明星猫” 判若两猫。
这事儿看着是说猫,其实跟人一模一样。人要是在舒适区里待久了,不用为生活奔波,不用为目标奋斗,慢慢就会变得懒懒散散。以前还会琢磨怎么提升自己、怎么赚更多钱,现在觉得 “这样挺好”,无欲无求的 “佛系” 心态一上来,连原本的追求都丢了。
更可怕的是,长期不进步的人,连自信都会慢慢流失。就像一个很久不运动的人,原本能跑 5 公里,天天躺着不动,最后可能连 1 公里都跑不下来;以前能轻松搞定的工作,待在舒适区久了,遇到一点变化就手忙脚乱,慢慢就会怀疑 “我是不是不行了”。这种自我否定,比没赚到钱更伤人。
从咱们常说的命理角度来看,除了少数特殊情况,大多数人都需要一点 “压力” 来推着自己走。这里说的 “压力”,就像给人生加了个 “紧箍咒”,让你不敢太放纵、不敢太安逸。有了这份压力,你才会对自己有要求:该自律的时候不偷懒,该学习的时候不敷衍,在一次次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慢慢成长。
人这一辈子,就像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一直待在 “静” 的状态里,不折腾、不努力,能力会退化,思维会僵化,最后连原本拥有的东西都会慢慢失去;只有在 “动” 中求进,不断挑战自己、突破自己,才能保持活力,越活越出彩。
很多人把 “佛系” 当成时髦,觉得是看淡一切的通透。可实际上,真正的佛系是强者历经风雨后,对名利的淡然;而那些没经历过拼搏,就躲在舒适区里不思进取的 “佛系”,不过是逃避现实的借口。
那些看似艰难的日子,比如为了赚钱熬夜加班、为了提升技能咬牙学习、为了创业四处碰壁,其实都是在给人生 “攒能量”。等你熬出头就会发现,你学到的技能、练就的心态、积累的经验,都是安逸日子里永远得不到的宝贵财富。
所以别再贪恋一时的安逸了,适当给自己找点 “罪受”,主动跳出舒适区。哪怕是学一项新技能、尝试一份新工作,或者只是每天多花一小时提升自己,都是在给未来的自己铺路。人只有在不断折腾、不断成长中,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、坚定的自信,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1)作者:萧秀朋,原文链接:https://xiaoxiupeng.com/20251124654.html
2)转载请注明出处,违反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3)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4)非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努力标明了来源,如不小心侵犯到了您的权益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待核实后,我们将立即删除,并向您致歉。



评论0